4月24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2019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2019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了最新安排,要求簽約服務提質增效。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推行分級診療的重要抓手。2016年確立,2017年發展,2018年大力推進,2019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將會迎來怎樣的變化?
減少基層報表、材料,真正給基層減負
這次《通知》在提質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突破,更強調科學、有效,解放人力。文件提出要根據基層服務能力和簽約服務保障政策落實情況,確定年度工作目標,避免“一刀切”,力戒形式主義和超越實際的指標要求。
各地要不斷完善簽約服務保障政策,推動落實簽約服務費、績效工資、醫保支持等政策措施。
要按照《關于規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衛基層發〔2018〕35號)要求,細化、實化簽約服務相關技術規范、服務流程和服務標準等制度。
完善簽約服務考核評價機制,將簽約服務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考核,充分發揮信息化在考核中的作用,減輕基層填報數據、層層報材料的負擔。
這次改變,真正讓基層醫務人員解放雙手,踏踏實實為群眾服務。
公衛診療并重,提升村醫慢病管理能力
《通知》在體現公衛、診療共同發展方面,要求各地要繼續以家庭醫生團隊為載體,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為突破口,強化基層醫防融合。
家庭醫生在為簽約居民提供診療服務時,要將健康檔案管理、慢病隨訪、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與臨床治療服務整合開展。
簽約醫生人員的良莠不齊,讓患者對簽約醫生水平尚信心不足。為解決這一現象,《通知》提出重點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通知》要求,實施好中央補助地方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優先選派家庭醫生團隊全科醫生骨干、護士、鄉村醫生參加線下培訓,重點加強常見病、多發病規范診斷、治療能力,鼓勵基層醫務人員通過國家基層衛生能力建設平臺參加線上培訓。
貧困地區要根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方案》(國衛辦基層函〔2018〕562號)要求,著力提升鄉村醫生對主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能力。
與此同時,“網約護士”又一次被提及。《通知》提出,要結合《關于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升基層護理人員上門服務能力,圍繞慢病管理、康復護理、專項護理、安寧療護等上門服務項目開展相關培訓。
互聯網+簽約服務提上日程,今年有新任務
對比去年《通知》,我們發現今年更強調互聯網技術在家庭醫生簽約方面的真實落地。
《通知》要求各地結合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加快簽約服務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運用互聯網、手機APP等,為簽約居民提供在線簽約、健康咨詢、預約就診、健康管理、慢病隨訪、報告查詢等服務。
通過短信、微信等渠道,每季度至少為簽約居民推送1條個性化健康教育信息,增加簽約居民的感受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更加高效、便捷。
貧困人口簽約,這幾類慢病管理是重點
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為貧困人口提供簽約服務依舊是各地家庭醫生簽約工作的重點。《通知》在推動健康扶貧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是繼續做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性病簽約服務,對患有原發性高血壓、2型糖尿病、肺結核、嚴重精神障礙等4類疾病的貧困人口進行重點管理,做好隨訪評估、健康管理、適時轉診等工作。
二是對患有腦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等6類慢性病的貧困人口,提供健康指導,并每年安排一次隨訪。
居民將享受這些便利
從《通知》發布的內容來看,簽約居民將至少享受三種便利。
1、長期處方
《通知》要求,大力推廣長期處方服務,在安全、合理、有效的前提下,為患有慢性病的簽約居民開具4-8周的長期處方,減少其往返醫療機構的次數。
2、轉診便利
《通知》要求,暢通轉診渠道,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為簽約居民開通轉診綠色通道,在專家號源、住院床位、檢查檢驗等方面提供便利。
3、上門服務
《通知》要求積極推進上門服務,有條件的地區要完善相關政策,在科學評估、合理分級的前提下,為失能半失能高齡老人、殘疾人、終末期患者等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上門醫療衛生服務,將簽約服務從機構延伸至社區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