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隱私保護,形同“裸泳”
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普及,開創了信息化的新局面。
特別是近幾年,病歷電子化、服務自動化、數據資源化、儀器數據化、設備網絡化、系統集約化……以及各種健康云、智慧云……層出不窮,伴隨而來的網絡數據安全問題越發凸顯。
安全問題是老生常談,但是,連救死扶傷、公益屬性的公共衛生也未能幸免,這值得深思。
公共衛生網絡數據擁有大量的敏感信息,例如病史、社保信息、個人財務數據等,這成了犯罪分子的主要攻擊目標之一。下面幾項數據泄露事件,觸目驚心。
在美國,據報道,2015年某保險公司遭黑客入侵,近8000萬用戶數據泄露,TA們面臨著電信詐騙、金融詐騙等風險。
在我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約43.6%的網民過去半年上網過程中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占比最高。
守住網絡數據安全底線
首先,從行業角度而言,公共衛生機構本身就是依托數據開展業務的單位,數據已從一種資源上升到資產。如果把醫院整個數據資源利用比作一架飛機,那么,數據安全和數據治理就是飛機的兩翼,醫院想要盤活資產實現騰飛,離不開兩翼。因此,接下來,以大數據資產為中心,維護和提升數據資產價值,是行業必須攻克的難題。
其次,對患者本人而言,數據高度敏感,涉及到倫理道德乃至法律問題。
更為重要的是,從國家網絡數據安全管理角度而言,部分公共衛生數據關系到國家安全。
多措并舉,為網絡數據護航
我司高度重視網絡數據創新發展以及安全工作,接下來,將陸續從①機房安全管理、②網絡安全管理、③數據存儲管理、④從業人員職業素養4個角度分享這方面心得與體會,今天先分享第一部分“機房安全管理”。
機房安全管理
首先必須明確一點,物理安全是最基礎的安全防護,防護的核心內容是機房(包括機柜、服務器等配套),其安全后果更嚴重,也最易被忽視,今天狠抓這塊。
機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醫院信息系統的“神經中樞”及數據存儲中心,機房安全是整個信息系統安全的前提,機房是保證醫院信息化建設向外界提供優質服務的關鍵,因此,機房安全問題事關重大,將機房比喻成醫院的“大腦”或“司令部”也不為過,一旦防護不當,則有置醫院于“癱瘓”之境的風險。
與此同時,醫院機房安全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技術性、實用性、復雜性、綜合性強的工程,只有當機房內各系統相互匹配、協同工作時,才能確保機房安全、高效運轉。
因此,建議標配一流設備,一流設計,一流管理。設置專人專崗,制定包括機房用電安全、消防安全、空調與通風、數據安全與恢復、核心軟件硬件運維等管理細則與應急舉措。
接下來,我司還將陸續發布涉及①網絡安全管理、②數據存儲管理③從業人員職業素養方面干貨,歡迎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