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
國務院:確定深入推進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的措施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入推進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的措施,便利群眾就近看病用藥。下一步措施:完善政策,簡化異地備案手續,力爭“十四五”末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超過70%;
明年實現全國每個縣至少開通一家聯網定點醫療機構,開展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加快全國醫保信息平臺建設,統一跨省直接結算規則和流程,逐步實現線上線下都能跨省報銷;完善常態化監管,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行為,守護好醫保資金這個人民群眾的救命錢。
11月26日
國家衛健委:發布《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辦法》旨在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通互認,降低人民群眾就醫負擔,明確了醫療機構應當按照“以保障質量安全為底線,以質量控制合格為前提,以降低患者負擔為導向,以滿足診療需求為根本,以接診醫師判斷為標準”的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
各地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對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和資料共享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對問題突出的醫療機構提出改進要求。
11月30日
工信部:出臺《“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預計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
《規劃》對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產業將步入集成創新、快速發展、深度應用、結構優化的新階段。《規劃》指出加快建設行業大數據平臺,促進金融科技、智慧醫療等蓬勃發展。
針對醫療大數據,提出完善電子健康檔案和病例、電子處方等數據庫,加快醫療衛生機構數據共享,推廣遠程醫療,提升對醫療機構和醫療行為的監管能力等內容。針對社保大數據,提出開展社保數據挖掘和應用工作,建設社保大數據管理體系,健全風險防控分類管理等內容。
國家衛健委:全國共組建縣域醫共體4028個,71%試點達到緊密型標準
11月30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有關進展情況。據介紹,2020年底,全國共組建縣域醫共體4028個,71%試點達到緊密型標準。
針對后續工作,國家衛健委基層司司長聶春雷提出五項要求:
一、明確和落實省級推動、市級統籌協調、縣級具體實施、醫共體執行和反饋的責任;
二、轉變職能定位,從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為中心轉變;
三、對醫共體進行系統的重塑,實現“人、財、物、事”統一管理;
四、加強考核評價,堅持強縣域、強基層的目標導向;
五、加強宣傳和總結經驗。
12月3日
國家醫保局: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公布,74種藥品新增進入目錄
12月3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本次調整,共計74種藥品新增進入目錄,11種藥品被調出目錄。從談判情況看,67種目錄外獨家藥品談判成功,平均降價61.71%。
本次調整,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堅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將基金可承受作為必須堅守的“底線”,在此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彌補藥品保障短板。
二、支持新冠疫情防控;
三、助力藥品保障“升級換代”;
四、取消部分藥品的支付限定,擴大受益人群;五、惠及的治療領域廣泛,新納入藥品共涉及21個臨床組別,患者受益面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