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基層衛生綜合改革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座談會在河源市和平縣召開。會議總結了目前廣東省基層衛生綜合改革及縣域醫共體建設進展情況并部署下一階段有關工作。
近年來,廣東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獲得多方贊譽:
國家衛生健康委及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組織專家,第一次對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進展進行了多維度綜合打分排名,廣東省位列第5名。
廣東省陽西、和平、連州、高州等一批先進典型被選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衛生健康工作交流》及國家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典型案例匯編。
經省政府同意,省衛健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聯合發文表揚韶關市、河源市、茂名市、清遠市4個市和南雄市、龍門縣、高州市、化州市、連州市、陽西縣、和平縣7個縣(市)在2020年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真抓實干、成效較明顯,起到以點帶面、示范推進的作用。
來源:廣東衛生在線
廣東堅持頂層設計,高質量推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全面推進分級診療,連州市智慧醫共體建設案例多次榮獲提名,有哪些成功經驗?
把九成患者留縣域走向區域醫療中心的“連州解法”
一、政府主導,整合醫衛資源組建醫共體
以政府為主導,落實政府辦醫主體責任;
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
突出公益屬性,落實財政保障;
出臺相關實施方案;
法人治理結構;
實行人事、財務、資產、業務、藥品耗材統一管理。
二、推動信息化建設,建“連州特色”綜合管理平臺
建立全市級的衛生信息平臺,覆蓋全市30家醫療機構、163間村衛生站。平臺承擔全市及周邊地區近80萬人口的醫療保健及市域內近38萬常住人口的公共衛生服務;
以流程再造為重點,打造各類便民惠民服務應用。以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大數據管理為目標,打造全市一體化區域衛生信息系統。
三、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管理體制
轉變人力資源管理方式;
改革人事聘任制度;
建立薪酬分配原則;
建立健全績效分配體系;
完善部門崗位設置。
四、上下聯動,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升
截至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通過緊密型醫共體的建設,實現了縣域內住院率93.6%,出院患者Ⅲ、Ⅳ級手術占比39.7%,縣域內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2.77人;
近三年連州市收治縣域外住院患者占比近30%,有效促進連州市成為清遠北部“區域醫療中心”;
縣域住院率連續七年達到90%以上,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健全。
我司作為連州市智慧醫共體項目的承建方,以統一信息系統建設為突破點,以區域衛生健康綜合管理平臺為載體,以健康大數據管理為目標,打造出具有連州當地特色的智慧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區域內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等機構間信息互聯互通。
連州市依托全市一體化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施上下聯動、同質化服務與管理,推進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推動醫療衛生服務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加強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和基層衛生綜合改革,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未來,我司將緊跟十四五發展步伐,把醫療大數據融合平臺應用,利用科技手段使醫療更便捷、更智慧、更精準,為健康廣東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