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衛生健康系統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發展人工智能的工作部署,總結“人工智能+醫療衛生”應用成果,推動醫療衛生行業充分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健康醫療服務水平,改善居民就醫體驗,加快衛生健康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助力湛江打造“AI 滲透之城”。
近年來,湛江市衛生健康局穩步推進“人工智能+醫療衛生”工作,全市共有8個案例入選省第一批“人工智能+醫療衛生”應用場景案例名單,入選數量為全省第七、粵東西北第二。這些應用場景的成功落地,為湛江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為市民提供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腫瘤放療物理設計室,記者看到醫務工作者正在通過AI自動生成放療靶區、放療區計劃設計、信息化流程管理等工作。放療是多工種流程化的工作,在信息化管理及人工智能賦能后,實現多工種無縫銜接,放療靶區快速精準勾畫和設計,讓放療計劃整體設計時間由10余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放療機房主任 江丹賢:以前老百姓等待放療時間較長,現在有了AI的助力,等待時間顯著縮短,且醫生可以在療程中根據病情變化靈活修改放療計劃,實現如影隨形般的精準。
在湛江中心人民醫院,醫務工作者演示了麻醉疼痛相關的專科醫學影像智能輔助穿刺大模型的操作流程,并詳細介紹該模型的應用優勢。該模型以豆包視覺推理大模型為核心底座,融合了數百本麻醉疼痛教材、380多個脫敏病例及國內外指南的多模態醫學影像知識庫,結構化存儲麻醉疼痛疾病—解剖—操作知識鏈,并搭載向量檢索引擎實現穿刺部位特征快速匹配,精準輔助醫生進行穿刺定位,大幅提升手術效率和安全性。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李觀海:我們醫生可以實時利用AI模型,對上傳的影像數據進行智能綜合分析,快速解讀相關的影像學結果,從而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理解誤差和穿刺定位不準確的問題,降低醫療風險。
在第一批案例中,“湛健通”充分發揮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數據匯聚、互聯互通優勢,已接入政務云部署的DeepSeek-R1 大模型智能大腦,為醫院提供集約式報告解讀服務,醫院數據接入后即可為群眾提供AI解讀服務,實現一鍵解讀,一站式解讀,群眾無需輸入報告內容,只需注冊后點擊報告即可解讀,簡單快捷。同時,減少醫生的報告解讀工作量,提高診療效率。該功能上線試用以來,全市可實時解讀報告的醫療機構有湛江中心人民醫院等13家,可解讀歷史報告的醫療機構有30多家,已經為群眾解讀報告3800多次,未來將為湛江市700多萬群眾提供便民服務。
湛江市衛生健康局規信科科長 易華盛:“湛健通”小程序是我局建設的便民應用,具有掛號、繳費、查詢健康檔案、AI解讀檢查檢驗報告等功能。我們努力將其打造成醫療衛生一站式服務平臺,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助力湛江打造“AI滲透之城”。
來源:健康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