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9 日是第 15 個 “世界家庭醫生日”,今年活動主題為 “簽約有感 健康可及”。據羊城晚報報道,廣東省在家庭醫生服務領域成果顯著。2024 年,全省 6.8 萬名家庭醫生組建家庭醫生團隊,為居民提供疫苗接種、健康教育、健康咨詢、用藥指導、協助轉診等分類分級健康服務。數據顯示,當年全省常住居民中家庭醫生簽約率提升至 52%,重點人群簽約率更是高達 84.29%,并開放家庭病床超 5.6 萬張,家庭醫生切實成為百姓身邊的 “健康守門人”。
基于這樣扎實的家庭醫生服務基礎,2025 年,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疾病預防控制局聯合印發《廣東省 “精神衛生服務年” 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 年)》,從推進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增加優質醫療供給等八個方面重點發力。方案進一步強化家庭醫生作用,將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納入家庭醫生團隊優先服務對象;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深入社區,與 31664 個網格協作擴大服務覆蓋面;同時,514 間二級以上醫院為基層預留門診號源、開通轉診綠色通道,1747 間基層機構構建慢病患者診療隨訪標準化流程,開放 23116 張家庭病床,把基本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融入上門巡診,持續提升居民健康服務可及性。
而在這一系列服務升級的背后,離不開技術力量的支撐。和宇健康作為廣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的承建方,在既有系統基礎上拓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功能。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系統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無縫集成,實現數據實時共享,有力促進醫防融合體系建設;部署于地市基衛數據中心,無需額外硬件投入,還能依據客戶需求靈活調整,適配機構、區縣及地市等多層級應用場景,滿足業務開展與考核要求。同時,多樣化簽約模式既積極響應了相關政策要求,又充分考慮到各地市的管理差異,靈活適配不同需求,極大方便了基層工作的開展。這些舉措最終讓簽約家庭和個人能夠享受到移動便攜、安全有效、連續經濟的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切實推動基層服務模式向更高效、更便民的方向革新,也為醫改政策的落地見效提供了有力支撐。
通過實現健康檔案數據共享,基層醫護人員在工作流程上得到極大簡化。在 PC 端,可便捷開展個人簽約管理、家庭簽約管理、服務包和服務項目維護、家庭醫生團隊維護等工作;
個人簽約-周期年模式
家庭簽約
服務包和服務項目維護
家庭醫生團隊維護
在移動端,則能輕松完成健康檔案查看、簽約管理、簽約審核、即時通訊等操作。全流程無需重復錄入信息,大量繁瑣的文書工作得以減少,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家庭醫生簽約
醫生端簽約審核
系統為居民提供全面的簽約申請記錄查詢服務,支持居民便捷查看簽約申請信息、健康檔案信息以及服務記錄,清晰掌握自身健康服務情況。同時,具備居民端與醫生端 IM 即時通訊功能,搭建起居民與家庭醫生之間的溝通橋梁,使居民能夠及時獲取專業的健康建議和指導,醫生也能更高效地開展履約服務。雙向便捷的溝通交流,不僅有助于建立長期穩定的簽約關系,還能切實提升簽約服務的質量與效果。
居民端簽約記錄查詢
即時通訊
未來,和宇健康將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持續賦能廣東基層醫療服務升級:深化 “數據多跑路” 技術應用,優化系統集成與數據流轉能力,以 AI 預警、遠程診療等功能助力醫生 “智慧上門”;聚焦醫防融合,推動家庭醫生從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型。
我們將攜手各方,讓技術成為縮短醫患距離的 “加速器”—— 從社區到山區,讓每一次數據流動都傳遞民生溫度,以創新技術勾勒 “簽約有感、健康可及” 的溫暖圖景,助力千萬家庭在家門口收獲更有質感的健康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