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家及地方“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多已發布。“十四五”規劃,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醫療衛生健康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智慧醫療建設提供了發展空間。
1、健康中國建設向醫療衛生事業提出了戰略目標
“十四五”規劃提出了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健康中國建設從“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全民醫保制度”、“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建設體育強國”五方面入手,從衛生防疫、診療效率及水平提升、醫保支付等多方面推進醫療健康領域發展。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人民健康,把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目標,也為醫療衛生事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中,健康中國事業占了舉足輕重的位置。“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將成為未來五年衛生計生事業發展主旋律。
2、經濟發展戰略為醫療衛生事業提供了必備條件
發展數字經濟和人才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將對我國醫療衛生對外交流合作和區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將有利于促進西部地區和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事業跨越發展。
經濟社會的大發展,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居民對健康消費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發展和井噴式增長,新型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等眾多醫療健康服務新業態迅速崛起。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是實現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經濟發展戰略將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更好的保障。
3、全面醫藥改革為醫療衛生事業提供了便利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加強公立醫院建設和管理考核,推進國家組織藥品和耗材集中采購使用改革,發展高端醫療設備。支持社會辦醫,推廣遠程醫療。
醫藥改革的推行,有助于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的統籌推進,將進一步破除阻礙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使醫療保障制度更加完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更加合理、城鄉醫療資源分配更加公平、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更高、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更加健全,為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注入新活力。
4、信息化技術為醫療衛生事業提供了強大支撐
在“十四五”規劃期間,智慧醫療建設是醫療衛生事業的重頭戲。信息化技術水平的提高,將促進健康服務手段革新和新的醫學模式產生,為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帶來新機遇,為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帶來新希望。
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在“十四五”規劃里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后疫情時代”,醫院信息化、遠程醫療、智能人工技術等智慧醫療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智慧醫院的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中。對此,各地“十四五”規劃意見稿均提及智慧醫療,要求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實現衛生健康全面數字化轉型。
5、和宇健康厚積薄發打造互聯網健康新生態
和宇健康深耕醫療信息化多年,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緊跟“十四五”發展步伐,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技術變革的歷史機遇。
以人工智能(AI)、人機交互、知識庫累積、精準數據分析、大數據應用(AI)等技術驅動智慧醫院、區域醫療、互聯網醫療、醫療大數據應用和醫療物聯網領域產品的迭代更新,賦能企業邁向發展新篇章。
將多年積累的信息化技術與醫療衛生服務深度融合,為創新醫療衛生服務形式、提高服務效率、改善服務體驗創造有利條件,也為醫療衛生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
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是未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主旋律,亦是我們的終身奮斗目標。
資料參考來源:《“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第四十四章